自然光 vs 全光譜照明:哪種更接近「真的陽光」?
規格介紹:自然光 vs 全光譜照明:哪種更接近「真的陽光」?
自然光與全光譜照明,常被視為最接近「太陽光」的照明選擇,但這兩者其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自然光強調的是中性色溫所帶來的舒適感,而全光譜則追求完整的光譜涵蓋與色彩還原。這篇文章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幫你搞清楚它們的差異與適合的使用情境,幫助你選出最符合需求的理想光源。
現在的燈光選擇越來越多,不少人在選燈時會問:「我想要像太陽一樣自然的燈光,有推薦的嗎?」
大多數銷售人員會回答:「那你選自然光色溫就好。」
但其實,自然光≠真正的太陽光,這兩者在技術上有明顯的差異。除了色溫的差別,更關鍵的是「光譜連續性與演色性」,這也是全光譜照明興起的主因。這篇文章就要帶你看清楚——自然光與全光譜照明的本質差異、使用場合與挑選建議,讓你在「選燈」這件事上不再只靠感覺!
什麼是自然光?日常生活中最舒服的中性色溫
自然光照明,通常是指色溫落在 4000K~5000K 之間的 LED 光源,色調介於黃光與白光之間,給人「不冷不熱、剛剛好」的感受。這類光線模擬白天日照偏中午時分的自然光線,視覺上清爽又不刺眼。
自然光的優點:
✔️視覺舒適、減少眼睛疲勞
✔️適合閱讀、工作與日常活動
✔️百搭空間風格,顯色性適中
✔️是居家與商空中最常見的光色選擇之一
自然光的限制:
⚠️雖稱為自然光,但光譜不連續,不等同於真正太陽光
⚠️CRI(演色性)一般為80~90,對色彩還原度要求高的空間可能不足
⚠️仍為人造光源,非真正的日光全波段模擬
什麼是全光譜照明?模擬太陽光的光譜還原高手
全光譜照明(Full Spectrum Lighting)是指燈具的光線涵蓋 完整可見光波段(約 400~700nm),模擬太陽光的自然連續光譜。這類光源通常擁有極高的 演色性(CRI ≥95),能真實呈現物體的原始色彩,因此廣泛應用在對光品質敏感的場域。
全光譜的優點:
✔️色彩還原力極佳,適合藝術創作、美妝、攝影、醫療照明
✔️演色性高,讓環境色調更自然、層次更豐富
✔️可與人體生理節律同步,有助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
全光譜的限制:
⚠️成本較高,非所有場合都需使用
⚠️色溫不一定為自然光範圍,有些全光譜為冷白或黃白
⚠️過度強調色彩真實,部分空間反而會覺得「太銳利」
圖片來源:軒豊(植物燈的光譜)
自然光 vs 全光譜照明:比較一覽表
色溫是感覺,全光譜是科學
自然光強調的是「看起來舒服」的中性光感,多半落在 4000K~5000K,介於白光與黃光之間。它適合日常活動、工作空間,是視覺上最「中庸」的選擇。
全光譜則不拘泥於色溫,而是追求完整的 連續光譜輸出。這種燈就像是把太陽光壓縮進燈泡裡,色彩層次豐富、飽和但不失真,專業應用者的最愛。
自然光與全光譜比較一覽
項目 自然光照明 全光譜照明 定義 色溫落在 4000K~5000K 的 LED 光 模擬太陽光完整波段的光源 色溫表現 中性色調,接近日光的感覺 各色溫皆有(2700K~6500K皆可) 光譜特性 可見光部分斷續 連續光譜,覆蓋完整 400–700nm 波段 演色性(CRI) 約 80~90 多為 95~98 視覺體感 柔和不刺激,適合長時間使用 顏色銳利飽和,色彩真實度高 適用場合 居家、辦公室、閱讀空間 藝術創作、美妝照明、攝影棚、醫療環境 價格 平價、選擇多 相對高價,應用較專業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光源?專家給你選燈建議
其實「自然光」和「全光譜」各有擅長領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關鍵在於你用在哪裡、想要什麼樣的感覺或效果。
✅ 選自然光,適合你如果:
🔶想要「不冷不熱」的燈光氛圍
🔶平時長時間在某空間活動,如閱讀、工作、烹飪
🔶空間風格偏現代簡約或溫和色調
✅ 選全光譜,適合你如果:
🔶對色彩還原非常講究(例如畫畫、修圖、彩妝)
🔶需要靠燈光呈現「與白天一致」的自然環境
🔶想要提升照明品質、護眼、改善作息節律
結語:真正接近陽光的,不一定只有「自然光」
許多人以為「自然光」就是最接近太陽的燈光,其實它只是模擬日常光感的「色溫」選擇;而若你追求真正貼近太陽光的照明效果,全光譜才是完整光質與色彩再現的答案。
不論選哪一種光,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使用需求。
讓燈光不只照亮環境,更點亮生活的每一刻。
圖片來源:軒豊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
發布日期:2025/05/29
更多商品
自然光夯什麼?黃光、白光怎麼選才對?照明選擇完全指南!
自然光正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空間 選燈,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明明看起來都一樣的LED燈泡,卻有「黃光」、「白光」、「自然光」的差別?多數人挑燈時第一直覺會問:「哪一種比較好?」但事實上,沒有絕對好的光色,只有適合你的生活需求與空間用途。 近年來,「自然光」漸漸成為照明新趨勢,廣受室內設計師與消費者喜愛。本篇文章將以實際生活情境為基礎,帶你一次看懂黃光、白光與自然光的差異與應用,從此不再選錯燈! 圖片來源:freepik 什麼是黃光、白光與自然光? 在LED照明中,光色主要以「色溫(Kelvin)」為基準,簡單來說就是光線的冷暖程度: 🔹黃光(2700K–3000K)呈現溫暖的橘黃色,視覺舒適柔和,營造放鬆氛圍。 🔹白光(5700K–6500K)色調接近正午太陽光,光線清晰明亮,刺激性強、利於專注。 🔹自然光(4000K–5000K)介於黃光與白光之間,色調中性、柔和,模擬陰天日光,是視覺與心理的平衡選擇。 項目 黃光 自然光(Natural White) 白光 色溫範圍 約 2700K~3000K 約 4000K~5000K 約 5700K~6500K 色調感受 橘黃、柔和、溫暖 自然、中性、清爽 白藍、明亮、冷冽 照明氛圍 放鬆、舒適、適合休息 平衡、不刺眼、適合日常使用 清晰、專注、效率導向 顯色性 適中 佳(貼近自然日光) 高,但可能過強 適用空間 臥室、餐廳、客廳 書房、玄關、商店、複合式空間 廚房、浴室、辦公室、工作室 視覺舒適度 高,長時間照明不刺眼 平衡舒適、長時間使用較佳 可能導致疲勞、較刺激 情緒影響 放鬆、助眠 穩定、自然 醒腦、激勵、易感壓力 顏色呈現 偏暖色調、色彩略失真 真實顯色 色彩鮮明但偏冷 適合族群 家庭、長者、兒童空間 大眾日常使用、商用空間 專業照明需求、清潔作業空間 📌 補充說明:自然光不是指「真正太陽照射進來的光」,而是燈具發出的色溫介於中段、貼近自然環境的人工光源,因此又稱「中性光」、「自然白」。 圖片來源:軒豊 依空間選光色:黃光、白光與自然光怎麼搭最剛好? 空間/用途 建議光色 理由與效果說明 臥室 黃光 營造溫暖放鬆感,幫助進入睡眠狀態 客廳 黃光/自然光 聚會空間適合柔和氛圍,自然光則平衡日夜使用需求 書房/工作室 自然光/白光 提升專注力、閱讀舒適不刺眼 餐廳/咖啡角 黃光 溫馨用餐氣氛、提升食物色澤與視覺溫度感 廚房/浴室 白光 明亮清晰、適合料理與清潔工作需要 玄關/走道 自然光 提供自然且不過強的照明,提升空間質感 商店/展示空間 自然光/白光 顯色力佳,適合商品陳列與專業形象營造,避免過暖或過冷色調造成誤差 圖片來源:freepik 自然光為什麼受歡迎?5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原因 ✅ 不刺眼但又不昏暗 不像白光過強也不如黃光昏黃,自然光讓雙眼舒適不疲勞,尤其適合長時間活動空間。 ✅ 顯色力佳,還原真實色彩 攝影棚、設計空間與精品店常用自然光照明,是因為它更接近白天戶外的真實光感。 ✅ 適合複合式空間 一個空間中有工作區、休閒區、用餐區,自然光色最能通吃不違和。 ✅ 情緒平衡,減少壓力 自然光有助穩定情緒,不像強烈白光可能讓人焦躁,或過暖的黃光讓人昏沉。 ✅ 與智能照明搭配彈性高 現在很多智慧照明系統都會內建自然光模式作為預設日常照明選項。 圖片來源:freepik 用對光色,生活質感就不同 黃光溫暖、白光清晰,而自然光正悄悄成為空間設計的新主角。與其糾結哪一種最好,不如根據使用者習慣與場域需求,搭配選擇才是王道。若你追求一種平衡、不強烈卻不失亮度的光色,自然光或許會是最適合你生活節奏的一種選擇。 💡 小技巧|選對光色,更要配對數與亮度! 除了上述的介紹,挑對色溫只是第一步,真正舒適的照明環境,還要考慮燈具數量與配置方式。 ✅ 簡單估算:100 流明 / 每平方公尺一般住宅空間建議每平方公尺至少配置 100 流明的亮度,例如 10 坪(約 33 平方公尺)的客廳,總照度建議達 3300 流明以上。 ✅ 避免單盞太亮,善用多點分佈照明比起只用一盞超亮的燈,更推薦採用「多點式配置」:讓燈光均勻覆蓋整個空間,避免強光陰影或視覺疲勞。 ✅ 符合 CNS 國家照度標準更安心如居家閱讀區建議達到 300 lux、廚房作業面建議達 500 lux,才能兼顧舒適與安全。 圖片來源:freepik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5/05/15「節律照明」是什麼?用光線打造健康作息的科學應用
光線與健康的微妙關係:調整光線,優化生理時鐘! 從居家到商業空間,節律照明如何提升健康與生活品質? 你是否曾經在白天感到昏沉,但到了夜晚卻精神亢奮、難以入睡?這可能與光線對生理時鐘的影響有關。我們的身體擁有內建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而光線則是影響這個節律的關鍵因素。過去,日出日落的自然光幫助我們調節生理時鐘,但現代社會充滿人工光源,長期不當的光照環境可能導致失眠、疲勞、情緒低落,甚至影響生理健康。 「節律照明」正是基於這個概念而誕生的一種智能照明技術,它模擬自然光的變化,使室內燈光能夠與人體的生理節律同步,幫助調整作息、提升專注力,甚至改善睡眠品質。本文將帶您了解節律照明的原理、應用與發展,讓燈光成為促進健康的關鍵要素。 Photo by Greg Pappas on Unsplash 什麼是節律照明?基於人體生理時鐘的智慧光源 小編在上一篇文章《色溫大解密:如何選擇最適合的燈光色溫?》中提到,燈光的色溫不僅影響視覺感受,還會調節人體的生理時鐘: 💡低色溫(暖光) 刺激褪黑激素分泌,有助於放鬆與入眠,適合臥室與休息空間。 💡高色溫(冷光) 抑制褪黑激素,提高專注力與清醒度,適合工作與學習環境。 💡動態色溫調節(節律照明) 根據一天中的時間自動調整色溫,幫助維持自然生理節奏,提升生活品質。 什麼是節律照明? 節律照明(Circadian Lighting)是一種依據人體晝夜節律設計的照明技術,透過調整光線的色溫與亮度,來影響生理時鐘。其核心原理是模擬自然日光與夜間燭光,白天提供高色溫藍光,提升精神與專注力;夜晚則降低藍光比例,幫助身心放鬆,改善睡眠品質。 圖片來源:軒豊 節律照明如何影響生理時鐘? 人類的生理時鐘主要受光線影響: 👉👉早晨接觸高色溫(藍光成分高)的光線,可促進皮質醇(Cortisol)分泌,使人保持清醒,提高警覺力。 Photo by Martin Edholm on Unsplash 👉👉夜間則需要低色溫(暖光),以刺激褪黑激素(Melatonin)分泌,幫助入睡,調節睡眠品質。 Photo by 11th gate on Unsplash 智慧節律照明的應用 智慧節律照明技術能根據一天中的不同時段自動調整光線,例如: 🔹早晨與白天 → 提供明亮、偏藍白光(5000K 以上),增強專注力與工作效率。 🔹傍晚與夜間 → 降低亮度,轉換為暖黃光(2700K 以下),營造放鬆的環境,幫助入眠。 這項技術不僅有助於調節生理節律,還能改善睡眠障礙、情緒不穩等問題,對失眠、憂鬱症及思覺失調患者特別有幫助。如今,智慧節律照明已廣泛應用於居家、辦公室、醫療機構等空間,為人們打造更健康舒適的光環境。 Photo by Solving Healthcare on Unsplash 節律照明的應用場域:從居家到商業空間 隨著人們對健康照明的需求增加,節律照明已逐漸應用於各種環境,幫助不同場域提升舒適度與生產力。 1. 居家照明 在家中,特別是臥室與工作區域,節律照明可幫助營造適合的光環境。例如:早晨起床時,自動調整為明亮白光,幫助快速清醒。晚上睡前轉換為暖光,減少藍光影響,提高睡眠品質。 2. 辦公室與企業環境 在辦公室工作,長時間暴露於不當的照明可能影響專注力與效率。節律照明可提供: 白天提高生產力 → 使用高亮度、藍白光來減少疲勞感。 下午降低壓力 → 調整為較暖的光線,幫助員工放鬆,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3. 醫療機構與長照中心 對於醫院與安養機構而言,節律照明可幫助病患調節作息,改善失眠問題,並降低焦慮情緒。 許多醫療機構已開始導入智能照明系統,幫助提升患者的健康與舒適度。 4. 教育場域與學校 適當的光線可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力與表現。例如: 上課時 → 高色溫光線可提升專注力與認知能力。 放學後 → 轉換為較溫暖的光線,幫助放鬆與社交互動。 圖片來源:unsplash 節律照明的技術與發展趨勢 隨著智能照明技術的進步,現代節律照明系統通常結合感測器與 AI 調光技術,能夠根據時間、使用者行為與環境條件自動調整光線。例如: 1.智慧燈具與物聯網(IoT)整合 → 透過手機 App 或語音控制自動調整燈光模式。 2.感測器調光技術 → 根據室內光線變化,自動調整最適合的色溫與亮度。 3.人因工程設計 → 根據不同年齡層與需求,提供個人化照明方案,如老年人專用照明、兒童學習燈光模式等。 這些創新技術正推動節律照明進一步發展,讓光線不只是提供照明功能,更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 圖片來源:freepik 善用節律照明,提升生活品質 節律照明的發展,代表著照明科技不再只是提供亮度,而是與我們的生理健康緊密結合。無論是在家中、辦公室、學校或醫療機構,透過智能化的燈光調整,我們可以改善睡眠、提升專注力,甚至增進整體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軒豊與清大共同開發的「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系統與現有技術不同,「追日仿燭」照明系統在白天和夜間提供最佳光源,減少不必要的藍光暴露,讓患者能享受到更健康的照明環境。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大腦與行為》,標誌著智慧照明技術在醫療應用上的革命性發展。如果您有興趣想了解請直接與我們聯繫!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科技的進步,節律照明將逐漸成為未來照明趨勢,幫助人們打造更健康的生活環境。如果你也對此技術感興趣,不妨從家中開始調整燈光,體驗光線對生活的影響吧!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5/02/25色溫大解密:如何選擇最適合的燈光色溫?
色溫影響的不只是光線,還有你的感受 你是否曾經覺得某些燈光讓空間顯得溫馨,而有些燈光卻讓環境變得冷硬?這其實與「色溫」密切相關。從住宅照明到商業空間,再到工業與特殊應用,色溫的選擇不僅影響視覺體驗,也會影響情緒、專注力與生產效率。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色溫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依據不同需求挑選合適的燈光色溫。 圖片來源:freepik 什麼是色溫?用「K 值」看懂燈光冷暖 色溫(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是指光源發出的光線顏色,單位為開爾文(Kelvin, K)。簡單來說,色溫越低,光線偏黃、較溫暖;色溫越高,光線偏藍、較冷白。 一般常見的色溫範圍如下: 暖白光(2700K – 3500K): 偏黃的光線,適合營造溫暖、放鬆的氛圍,如臥室、餐廳或咖啡廳。 中性白光(4000K – 4500K): 介於暖光與冷光之間,接近自然日光,適合辦公室、學校等需要專注的環境。 冷白光(5000K – 6500K): 偏藍的白光,類似白天正午陽光,適合手術室、工業廠房或高精度工作場所。 圖片來源:軒豊 色溫如何影響視覺與生理節奏? 燈光的色溫不僅影響視覺感受,還會影響我們的生理節奏(生理時鐘): 低色溫(暖光) 會刺激褪黑激素分泌,幫助放鬆與入眠,適合臥室與休息空間。 高色溫(冷光) 則會抑制褪黑激素,提高專注力與清醒度,適合工作與學習環境。 動態色溫調節(如節律照明)可以根據一天中的時間自動調整色溫,幫助維持自然的生理節奏,提高生活品質。智慧節律照明的原理是模擬自然日光與夜間燭光,白天釋放藍光提升精神,夜晚減少藍光有助入眠。這項技術不僅能調節生理節律,還能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與情緒狀態,尤其在失眠、憂鬱症及思覺失調等方面顯現出顯著療效。值得一提的是,軒豊與清大共同開發的「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系統與現有技術不同,「追日仿燭」照明系統在白天和夜間提供最佳光源,減少不必要的藍光暴露,讓患者能享受到更健康的照明環境。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大腦與行為》,標誌著智慧照明技術在醫療應用上的革命性發展。如果您有興趣想了解請直接與我們聯繫!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不同場域的最佳色溫選擇指南 選擇適合的色溫取決於空間的用途與需求: 場域 推薦色溫 說明 客廳/餐廳 2700K - 3500K 溫暖柔和的光線,營造舒適的社交與用餐氛圍 臥室 2700K - 3000K 放鬆助眠,降低視覺刺激 辦公室 4000K - 4500K 提升專注力,降低疲勞 商業空間 3500K - 5000K 根據商品陳列需求選擇合適色溫 醫療/手術室 5000K - 6500K 高度還原真實色彩,確保診斷與手術精準度 工業廠房 5000K - 6000K 高亮度冷白光,提高安全性與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freepik 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燈光色溫? Step1 先考慮使用場景與需求 如果是居家照明,建議以溫暖的2700K-4000K為主,營造舒適感。 如果是商業與工業應用,則可選擇4500K以上的中性光或冷白光,提高視覺清晰度。 Step2 搭配燈具設計與風格 現代簡約風可搭配較冷的4000K-5000K照明,強調明亮與時尚感。 歐式或日式風格則適合較暖的2700K-3500K燈光,提升溫馨感受。 Step3 考慮智能照明調光技術 可選擇 可調色溫(Tunable White) 或 智能照明,讓色溫隨不同時間與需求變化,如早晨用冷光提神,夜晚轉暖光放鬆。軒豊代理許多LED產品並提供LED客製化的服務,利用燈光的特性以及多元的應用,為客戶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讓您無論在何種情境下,皆能夠挑選到最符合的燈光與色溫! 圖片來源:軒豊 選對色溫,打造理想光環境 色溫不只是影響燈光顏色,更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與情緒。無論是家用、商業空間或工業場域,選擇適合的色溫能夠提升視覺舒適度,甚至影響生理時鐘與工作效率。如果你正在規劃照明方案,別忘了考慮色溫這個關鍵因素,為你的環境帶來最合適的光線! 圖片來源:freepik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5/02/06「IP 防護等級」:照明燈具選擇的關鍵指南
了解燈具的防護能力,打造更耐用、更穩定的照明方案 隨著照明技術的進步,燈具的應用已不僅限於室內空間,從戶外街燈、工廠設備,到潮濕或多塵的特殊環境,燈具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元。對於需要在惡劣條件下運作的燈具來說,防護能力成為至關重要的評估指標,而IP防護等級正是衡量燈具防水、防塵性能的國際標準。 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帶您了解什麼是IP防護等級、如何解讀數字背後的含義,以及如何根據環境需求挑選最適合的燈具,確保其在不同情境下的穩定運作。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生成 什麼是 IP 防護等級? IP 防護等級(Ingress Protection Code)是一種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的標準,用以評估電子設備外殼對固體異物(如灰塵)及液體(如水)的防護能力。這個代碼由兩位數字組成,第一位表示防塵等級,第二位表示防水等級。例如,IP66 表示完全防塵且能夠防止強力水柱的侵入。 圖片來源:軒豊 IP 防護等級的專業解讀 IP 防護等級由兩個數字組成,第一個數字表示 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表示 防水等級。以下表格詳列每個等級的具體含義: 防塵等級(第一位數字) 等級 保護程度 說明 0 無防護 無法防止外物或塵埃進入 1 防止直徑 50mm 以上的物體進入 防止大尺寸的固體物體侵入 2 防止直徑 12.5mm 以上的物體進入 防止中等大小物體侵入(如手指) 3 防止直徑 2.5mm 以上的物體進入 防止小工具、線材等侵入 4 防止直徑 1mm 以上的物體進入 防止大部分的細小固體侵入 5 防塵 無法完全阻止塵埃,但不會影響設備正常運行 6 完全防塵 完全阻止塵埃進入,確保內部元件不受影響 防水等級(第二位數字) 等級 保護程度 說明 0 無防護 無法防止水的進入 1 防止垂直滴水 防止垂直滴下的水滴損害設備 2 防止角度不超過 15° 的滴水 防止傾斜 15° 時滴水損害設備 3 防止噴水 防止淋雨或垂直方向的水噴灑 4 防止飛濺的水 防止來自各方向的水飛濺損害 5 防止噴射的水 防止低壓水流噴射損害設備 6 防止強力噴射的水 防止高壓水流噴射損害設備 7 可短時間浸入水中 防止短時間內浸入 1 米深的水中 8 可長時間浸入水中 防止長時間浸入超過 1 米深的水中,依製造商說明 為什麼 IP 防護等級很重要? IP 防護等級是衡量電子設備抵禦外界環境侵害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工業、戶外及惡劣環境下,確保設備的耐用性與穩定性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 IP 防護等級的重要性所在: 🔸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外部環境中灰塵、濕氣和水分是電子設備的主要威脅,若防護不當,可能導致電路短路、元件損壞,甚至停機。而具備高 IP 防護等級的設備能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確保其長期穩定運行。 🔸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防護等級的高低直接影響設備的耐用性。以完全防塵、防水的 IP66 或 IP68 等級為例,其結構設計能抵禦極端天氣或環境影響,有助於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與更換成本。 🔸適應多樣應用場景不同的環境對設備的防護要求各異。例如,戶外照明需要防塵防雨,工廠內則需抵抗粉塵與高壓水流清洗。高 IP 等級讓設備具備多功能適應性,無論是在沙塵滾滾的工地,還是暴雨如注的戶外環境,都能表現出色。 🔸保障人員與設備安全高防護等級不僅保護設備本身,還能避免因水滲入或塵埃積聚引發的電氣故障或安全事故,進一步提升使用環境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軒豊深知 IP 防護等級的重要性,致力於提供具備高 IP 等級的專業燈具,從設計到測試皆以國際標準為準,確保產品能在最嚴苛的環境中表現卓越,為客戶提供無憂的照明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freepik 常見 IP 等級及應用場景 透過選擇正確的防護等級,可以確保燈具在惡劣環境中仍然穩定運作,並提供最佳照明效果。 📍IP20:適用於一般室內照明,防止手指觸碰到燈具內部部件。 📍IP44:適用於室內照明,如浴室或廚房。 📍IP65:適用於戶外區域,能防止雨水及小型水柱侵襲。 📍IP66:適用於需要更高防護的戶外環境,如街道燈、球場照明、或工廠照明。 📍IP67:適用於短時間浸水場景,如戶外庭院燈具或水下燈具。 📍IP68:適合水下或極端條件下使用,如泳池燈、深水設備或是高溫場所照明。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的照明產品,大部分的燈具均通過 IP66 防護等級認證,具備出色的防塵與防水性能。此外,產品在上市前皆經過多次嚴格的防水測試,確保耐用性與穩定性。 如果您有更高需求,我們也提供 IP68 等級的選配燈具,針對需要長時間浸水的特殊場域(如港口照明、地下空間或高溫場所)提供更高的防護。每款燈具均以專業技術設計,確保穩定性與耐久性,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生成 軒豊的專業照明解決方案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5/01/08光通量和照度是什麼?選燈新思維原來是「這樣」!
燈具選購新思維:了解光通量與照度,選對燈更省錢 現代生活中,照明設備無處不在,從居家燈具到大型運動場,每一盞燈都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然而,你是否發現有些燈看起來「很亮」,但實際上卻無法照亮特定區域?這其中的原因就與「光通量」與「照度」的差異息息相關。 今天,我們將一探這兩個指標的奧秘,幫助你選擇真正符合需求的照明設備。 圖片來源:freepik 深入了解LM與LUX的差異,選對燈具不踩雷!在挑選燈具時,你是否曾被「流明 (LM)」和「照度 (LUX)」這兩個指標弄得一頭霧水?傳統燈具時代,我們只需要看流明值來選擇燈具,但到了 LED 燈具的時代,這樣的觀念可能導致照明效果不如預期。 光通量 (LM) 與照度 (LUX) 的關係 那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光通量,什麼是照度嗎? ➡️光通量 (Lumen, LM):是指燈具發出的總光量,不考慮方向性或光線如何分布,像是一個光源的「總輸出」。➡️照度 (Lux) :則是指單位面積上實際接收到的光線強度,是光通量經過空間分布後在特定位置的實際效果。 如果上述很抽象的話,我們用一桶水來比喻:「光通量」就好比水桶的內所有的水,它代表了燈泡所能提供的「總亮度」;而「照度」則是將水桶的水倒在某一個地方時,這些水灑在這個地方的深度或範圍。 簡單來說,光通量就是「光有多亮」,而照度則是「光有多集中」。 舉個例子: ▪️如果你有兩個燈泡,A燈泡的光通量比B燈泡高,這意味著A燈泡發出的光量更多。 ▪️但如果A燈泡的光照範圍很廣,照射到桌面上的光就不會很集中,則A燈泡的照度可能就沒有B燈泡高,即便它的光通量較大。 圖片來源:freepik 若以專業的角度解釋: 照度 (LUX) = 光通量 (LM) ÷ 面積 (m²)例如,1000 流明的光源,如果均勻分布在 1 平方公尺的面積上,照度是 1000 LUX;如果分布到 10 平方公尺的面積上,照度則僅為 100 LUX。由此可見,光通量並不直接反映光線在空間內的分布效果。 為什麼 LED 燈具顛覆了傳統觀念? 在傳統燈具的時代,光線分布通常較為均勻,流明與照度之間的比例相對穩定,因此用光通量來衡量燈具性能已足夠。但 LED 燈具的設計特性卻改變了這一規則: 🔸光線方向性強LED 燈具通常配有透鏡或反射器,使光線集中於特定角度。這意味著,即便光通量很高,如果光線分布不均,某些區域的照度可能不足。 🔸光衰減與角度設計的影響LED 燈具的光效因角度而異,尤其是當光線發散到更大範圍時,照度會迅速下降。換句話說,流明高的 LED 燈具,不代表在你需要的工作區域會有足夠的光亮度。 🔸配光曲線決定實際效果LED 燈具的配光曲線(即光線的分布模式)對照度影響極大。兩款流明相同的燈具,因配光曲線不同,實際的照度表現可能天差地遠。 圖片來源:freepik 新思維:選燈具要看「照度」,而非單看「光通量」 對使用者來說,真正影響工作環境的是照度,而非燈具的總光通量。挑選 LED 燈具時,應該把重點放在以下幾點: 1.評估實際需求的照度確認特定空間需要多少照度。例如,辦公室工作區建議值約為 500 LUX,而倉庫的通道則需約 200 LUX。 2.關注配光設計確保燈具能夠將光線有效分布到目標區域,而非浪費光線在不需要的地方。 3.整體效益考量不僅要關注燈具的購買成本,更要考慮其耗電量與實際提供的照度,做到「花多少錢,得到多少照度」。 範例比較: 項目 傳統燈具 LED 燈具 光通量(LM) 1000 1000 照度(LUX) 100 200 配光效率 低 高 實際效果 光線分散,局部不足 光線集中,照度佳 從上表可以看出,LED 燈具的光通量與照度比例更靈活且具優勢,但這也代表選擇燈具時更需要看重配光設計與實際測試。 軒豊智慧照明,為您提供專業建議 在 LED 照明時代,光通量 (LM) 不再是唯一的指標,照度 (LUX) 才是反映燈具實際效果的核心要素。希望大家在選擇燈具時,能跳脫過去單純追求流明數的思維,以「照度」為導向,選出真正適合的燈具。 軒豊的 LED 燈具不僅擁有高效光通量,更注重精準配光,確保您的每一分投入都能換來理想的照度效果。立即聯繫我們,了解更多智慧照明解決方案!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圖片來源:軒豊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4/11/27SMD vs. COB:了解LED燈的秘密!
🌟 探索SMD與COB LED技術:哪一款更適合你? 你有聽過SMD和COB這兩種LED技術嗎?LED照明技術越來越普及,但你知道「SMD」與「COB」這兩種技術有何不同嗎?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這兩者的特點,並幫助你了解哪種技術更適合你的需求! 🔹 SMD LED 表面貼裝技術(Surface Mounted Device LED) 此技術是採用先進的封裝技術將晶片封裝成燈珠,再把分散的小燈珠焊接到PCB板上。 U5投射燈(戰鬥版) 使用SMD光源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於: ✔️體積小、重量輕:適用於各種燈具形狀和尺寸。 ✔️光效高:SMD LED 可產生強大的光亮,但功耗較低。 ✔️靈活應用:廣泛應用於燈條、燈泡、家居照明以及小型商業場景。 👉 適合: 家用照明、小型商業設備、裝飾照明。 🔸 COB LED 晶片封裝技術(Chip on Board LED) 此技術是由多顆LED晶片透過特殊的封裝工藝,形成一個整體光源,再使用導電膠黏在散熱器上,看起來就像一個單一的大燈珠。COB的光線更均勻,亮度更高,散熱性能更好。 U5投射燈使用COB光源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於: ✔️亮度更高:COB LED 是單一光源,照射範圍廣且光線均勻。 ✔️散熱優勢:特殊封裝技術使其具備優秀的散熱性能,適合長時間高功率運作。 ✔️應用場景:通常應用於聚光燈、投射燈、大型戶外照明,如舞台燈、商業展示燈和工業照明。 👉 適合: 商業展覽、舞台燈光、大型戶外照明。 顏色和色溫 SMD LED:SMD具備RGB三色系統,能夠靈活地產生多種顏色,且色溫可調,適合需要變換燈光效果的場合。 COB LED:雖然在顏色和色溫調整上不如SMD靈活,但其光線穩定,適合需要一致性照明的場景,如展覽會場或工業環境。 要如何選擇適合的光源? 無論是家用、商業或工業應用,SMD與COB各有其最佳使用情境。如果你追求色彩變化與靈活性,SMD LED是你的最佳選擇;而如果你需要高亮度且穩定的光源,COB LED會是更理想的選擇。 無論是選擇何種技術,LED燈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光明和節能效益 🌟 軒豊目前正式代理同一方各系列 LED,提供更多高品質的LED照明選擇。同時,我們還提供客製化規格的LED與DOB,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同一方官方網站:https://www.tyf-led.com.cn/ 作者:JANE 發布日期:2024/09/27選擇照明小技巧,兩低一高是關鍵!
掌握兩低一高的關鍵,就能小改變大提升! 在各種場所中選擇合適的照明產品,不僅能有效提升照明質量,還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與場域的安全性。無論是企業員工還是一般民眾,選擇適當的照明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都至關重要。那麼,如何挑選出最適合的照明產品呢?這裡介紹一個簡單但強大的原則:兩低一高。即低光衰、低眩光、高光效,這三個關鍵因素能夠顯著提升照明效果,讓您的空間煥然一新。 低光衰:延長燈具壽命 光衰是指燈具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發光效率逐漸降低的現象。選擇光衰低的照明產品,可以大大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優質的LED燈具通常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這能有效降低工作溫度,從而減少光衰速度,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減少更換成本。 高光效:節能高效 高光效意味著燈具能夠更有效地將電能轉換為光,從而降低能耗並節省成本。發光效率高的LED燈具能在提供相同照明亮度的情況下,消耗更少的電力,這不僅對您的電費帳單友善,對環境保護也是一大貢獻。選擇高光效的照明產品,為您的空間帶來長期的節能效益。 (圖片來源:unsplash) 低眩光:舒適照明 眩光會引起視覺不適,甚至影響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低眩光設計的燈具,通常採用間接照明或可調光功能,能夠有效減少直射光線對眼睛的刺激,提供更為舒適的照明環境。這對於需要長時間工作的場域尤其重要,能夠顯著提升工作人員的舒適度和專注力。 (圖片來源:unsplash) 掌握兩低一高,照明品質大提升 綜上所述,低光衰、低眩光和高光效這三個關鍵要素,是選擇優質照明產品的核心原則。掌握這些要點,您就能夠在不需要大幅改動的情況下,顯著提升空間的照明品質。 如果您正在尋找高效、節能、舒適的照明解決方案,軒豊的LED照明產品將是您的最佳選擇。我們專注於為企業和各類場域提供最先進的照明技術,歡迎立即聯繫我們,探索更多專業的照明方案,為您的空間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體驗! 作者:JANE 發布日期:2024/08/14誰是照明的最大功臣?
點亮未來的選擇:LED燈為現代生活帶來的革新 在我們享受現代生活的光明便利時,有沒有想過誰是照明的最大功臣👀 ⁉️ 最早的人類使用火把和油燈來照明,這些簡單的工具讓我們的祖先能夠在黑暗中進行狩獵和社交。隨著文明的發展,煤油燈和煤氣燈的出現讓夜晚的活動更加安全和高效。 (圖片來源:unsplash) 然而,真正的照明革命是來自於1879年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這是照明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白熾燈利用電流加熱燈絲發光,亮度穩定,迅速成為家庭和工廠的主要光源,推動了社會現代化進程。 (圖片來源:unsplash) 1930年代,螢光燈問世,進一步提升了照明效率。螢光燈比白熾燈更節能、壽命更長,成為辦公室、學校和公共場所的首選。 進入21世紀,LED燈迅速崛起。這種新型光源具有超長壽命、低能耗、高亮度等諸多優勢,成為現代最先進的照明技術。LED燈降低了能源消耗,還能提供多種色溫和色彩選擇,適用於各種場景。 (圖片來源:Image by Racool_studio on Freepik) 那麼,誰是照明的最大功臣?是最早的火光帶來了夜晚的第一縷光明,是煤油燈和煤氣燈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是白熾燈點亮了現代化的步伐,是螢光燈為我們節省了能源。而今天,LED燈則以其無與倫比的優勢,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和可能性。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一個時期的照明發明都是偉大的,它們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隨著時代變遷,照明技術不斷進步,燈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也照亮了我們的未來。選擇LED燈,不僅是選擇了一種先進的照明技術,更是選擇了一種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感謝這些偉大的發明,特別是LED燈,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光明和便利。點亮生活,照亮未來,就從LED燈開始吧! 作者:JANE 發布日期: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