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稱:
規格介紹:
台灣的碳費政策於2025年上路,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挑戰。根據政府的計劃,第一階段將針對年排放量達到2.5萬噸二氧化碳的製造業及電力業者徵收碳費。面對碳費的政策實施,企業可以如何應對這項政策呢?
詳細介紹:
💡 台灣碳費政策即將實施,企業該如何應對?
隨著2025年台灣碳費政策即將上路,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項政策主要針對高排放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和電力業者,逐步進行徵收,讓企業為其碳排放付出代價。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台灣的碳費政策,以及企業如何應對。
1️⃣ 台灣碳費政策將如何影響企業?
🔸主要目標:減少碳排放,推動企業加速節能減碳技術的升級與應用。企業的碳排放將與其經營成本直接掛鉤。
🔸影響層面:根據國際經驗,碳費的徵收標準約為300到600元新台幣/噸,對高碳排企業來說,這將大幅提高其營運成本,進而影響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2️⃣ 台灣的碳費如何徵收?
🔸徵收對象:首波將針對排放量較大的製造業與電力業,而後逐步擴展至其他高碳排行業。這些企業將必須定期申報其碳排放量,並依據每年排放量支付相應的碳費。
🔸碳費標準:預期碳費將根據排放量制定費用標準,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費用將在300-600元間浮動,具體費率可能根據產業別進行調整。
3️⃣ 企業如何應對碳費政策?
🔸節能技術升級:企業可考慮引入高效能的節能設備,尤其是轉換為LED照明系統,並搭配智慧燈控技術。數據顯示,採用LED燈具並導入智慧控制系統可減少*20%-30%*的能源消耗,進而降低碳排放量。
🔸再生能源與儲能方案:積極配置太陽能和儲能系統,以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這不僅能減少碳費負擔,還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的能源成本節省。
🔸碳權購買與碳中和:企業可考慮購買碳權或投入碳中和項目,這是一種抵消碳排放的策略,特別適合於難以立即大幅減排的企業。
企業碳中和的首選
🌟 #ShinyU-軒豊LED 不僅提供高效能的LED照明方案,還協助企業設計符合碳中和標準的能源管理系統,幫助客戶在節能減碳的同時,應對即將來臨的碳費政策! 💡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
發布日期:2024/10/01
更多商品
光害是什麼?用好設計照亮世界、減少傷害
照明設計如何與自然共好? 你知道嗎?我們熟悉的街燈、球場燈、招牌燈…也可能成為破壞生態的「光害兇手」。 光,不該只是照亮眼前,而應該貼近自然、尊重環境。 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光害是什麼、為何而發生,又該如何透過「好的照明設計」來減少對生態與人類生活的影響。讓我們一起從設計思維與技術層面思考,打造對環境更友善的光。 圖片來源:freepik 光害是什麼?不只是「太亮」這麼簡單 光害(Light Pollution)泛指任何過度、不當或不必要的人造光照,影響了夜間的自然景觀、動植物生態與人類健康。 常見的光害類型包括: 🔹溢散光(Spill Light):光線照到不該照的區域(如鄰居窗戶、天空)。 🔹眩光(Glare):過強或不受控的光線直接進入人眼,導致不適與視覺干擾。 🔹天際光(Sky Glow):城市夜空出現橘黃色光罩,遮蔽星空。 🔹光閃爍(Light Trespass):光線「越界」影響他人正常作息或活動。 這些問題並非只是「感覺刺眼」,而是真實影響生活品質與環境的問題 圖片來源:freepik 為什麼會產生光害?關鍵其實在「設計」 光害往往不是因為「有燈」,而是因為燈「沒有設計好」。 造成光害的常見原因有: 1.燈具未遮光設計,光線向上外洩 2.色溫值極端,影響生理節律與生態 3.過度亮度設計,超出實際所需照度 4.燈具角度未控制,造成眩光與越界照射 這些都是照明設計初期就能透過專業評估與模擬避免的問題。也因此,照明設計不應只談「亮度」,而應納入「方向性、色溫、遮光、時控」等多面向思考。 圖片來源:freepik 友善照明怎麼做?用技術為環境加分 要達到有效控光、降光害的目標,可以從以下幾個技術面入手: ✔️選用配光精準的燈具:限制光線只落在需要的區域,不向天空、住宅擴散。 ✔️選擇適合的色溫及光譜:自然光或可自動切換色溫的智能光對生理時鐘與夜行性動物較友善。 ✔️導入智能照明控制:結合時間感應、動作感應,非必要時自動調光或關閉。 ✔️整合遮光罩與低眩光設計:減少直射人眼或造成反光干擾。 這些作法不但能提升照明品質,更能減少能源浪費與夜間視覺污染,是現代照明不可或缺的方向。 圖片來源:freepik 軒豊的設計思維:讓光落在對的地方! 作為照明解決方案提供者,我們重視的不只是「照亮」,更在意「怎麼照」。軒豊在設計各種場域照明時,始終堅持以下原則: 🔸根據實際需求做配光規劃 🔸優先使用低眩光與遮光型燈具 🔸鼓勵導入色溫友善的 LED 照明 🔸為每個專案進行照度模擬,預測光害風險 讓光只落在該落的地方,不只是設計美學,更是對環境與生活的尊重。若你正面臨場域的照明升級、改造的需求,歡迎聯繫我們! 我們將為你量身打造符合環保與效能兼具的友善照明方案。 圖片來源:freepik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5/08/06【碳稅 vs 碳費】你該付多少碳代價?
從政策解讀到實務部署,一次看懂碳排成本差異 「碳帳單」即將要寄到你家! 你有想過,未來的支出表上可能多出一筆名為「碳費」的項目嗎?隨著《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台灣即將於 2025 年啟動碳費試申報,2026 年正式開徵,第一階段針對年排放量達 2.5 萬公噸 的大型排放事業。根據環境部公告,每噸排放的標準費率為新台幣 300 元,若企業提出具體減碳行動並達標,可享有 100 元或 50 元 的優惠費率。 不只如此,企業還可購買國內外合格的「碳權」作為抵減工具——國內最多可抵 10%,國際最多可抵 5%。看似環保政策,其實已直接牽動企業的成本結構與競爭力。 資料來源:環境部碳費專區(碳費制度說明) 圖片來源:freepik (軒豊後製) 在全球淨零轉型壓力下,「碳排成本」早已不只是環保部門的事,而成為企業營運核心指標,甚至左右接單與獲利能力: 政策面:政府透過碳費制度釋出價格訊號,引導企業投資節能設備與技術。 市場面:跨國品牌與金融機構要求供應鏈揭露碳足跡,未減碳者恐被排除在名單外。 企業面:誰能率先部署「高效用電」與「自主用電」策略,誰就能壓低碳費、提高利潤。 圖片來源:freepik 我們曾在先前文章中解析過即將上路的碳費制度::2025碳費政策即將上路,你準備好了嗎?這次,我們將進一步延伸,帶你一次掌握碳費、碳稅與碳權三大制度的關聯與差異,並從照明節能與智慧儲能角度出發,找出最實用的減碳解方,協助企業在碳定價時代中「降碳也降本」。 碳費 vs 碳稅 vs 碳權:你該認識的碳三角 面對全球碳定價趨勢,企業最常聽見的三個名詞就是:碳費、碳稅、碳權。看似類似,實則差異巨大,攸關企業成本、策略與合規風險。 🔹碳稅(Carbon Tax):直接課稅,政府主導 ⚫ 由政府依排碳量 × 單位稅率直接課稅 ⚫ 屬於法律強制性稅收,通常由財政部主導 ⚫ 多用於碳排放高的國家,用價格壓力迫使企業減排 ⚫ 台灣尚未實施,未來仍可能推動 🔹碳費(Carbon Fee):誘因導向,已上路 ⚫ 屬於環境使用費,由環境部(前環保署)依排碳量收費 ⚫ 台灣已於《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定,2025 年正式實施 ⚫ 首波適用對象:年排碳超過 2.5 萬公噸企業(約287家) ➤ 碳費計算方式為: 碳費計算:碳費 = 收費排放量 × 徵收費率 ➤ 碳費費率怎麼訂? 目前規劃為每公噸 NT$300 元,若企業積極減碳或購買碳權,有機會調降至 NT$100 或 NT$150 元 🔹碳權(Carbon Credit):合規 + 抵減工具 ⚫ 碳權代表一公噸的減碳成果(例如種樹、再生能源專案) ⚫ 可透過購買國內專案(如T-VER)或國際認證碳權(如VCS、Gold Standard) ⚫ 台灣碳費制度規劃可使用碳權來抵減最多 10% 的應繳碳費 碳稅 vs 碳費:同樣收錢,邏輯大不同 碳稅?碳費?很多人只知道「要收錢」,卻搞不清楚背後邏輯,更不知道該如何把這筆潛在支出「消化」掉。 項目 碳稅 碳費 碳權 性質 稅收(財政) 使用費(環境) 減碳成果(可交易) 是否強制 是 是(具誘因導向) 否,自願性為主 台灣現況 尚未施行 2025 年起正式徵收 可用於抵減碳費(最多 10%) 控制邏輯 「排越多,稅越高」 「排越多,費越高」 「減越多,可換碳權」 課徵方式 政府訂稅率 政府訂費率 + 評估減碳行為 民間/政府購買、抵減 📍不論碳稅或碳費,都是「多排多付」,提前布局節能,才能把固定支出變成競爭優勢。 圖片來源:freepik 碳定價對企業經營的三大衝擊 碳費不是喊口號,而是一筆可預期、可量化的經營成本。當碳定價制度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它將從三個面向深刻改變經營邏輯: 1|財務衝擊:排放越多,成本越高 碳費制度下,碳排放變成有價之物。企業需依照實際排放量乘以費率進行繳費,以每噸 NT$300 試算,若年排放 5 萬公噸,等同要額外負擔 NT$1,500 萬元/年。這筆費用將直接列入營運成本,影響利潤結構、財報數據,甚至成為審核投資案、設廠地點、產品定價的重要考量。 2|營運衝擊:高碳製程需重新布局 碳定價制度也會影響企業的製程選擇與用能模式。高碳排產線、老舊照明與耗電設備,未來將成為高額碳費的「燃燒器」;反之,若能提前導入節能設備、轉向自主發電與智慧儲能系統,則有機會降低排放、降低費率、甚至申請優惠條件。這也是為什麼照明、儲能等「基礎節能設施」,正成為企業應對碳定價的首波改造重點。 3|競爭衝擊:碳成本變成供應鏈門檻 除了政府徵收,國際品牌、外資買家與金融機構也陸續將「碳排透明度與減量承諾」納入評分標準。例如 Apple、IKEA、Unilever 等已要求供應商提交碳足跡與減排證明,否則可能被排除在名單外。也就是說,碳成本不只是你自己要吸收,更有可能成為你「能不能接單」的門票。 碳費不是花錢買排放權,而是幫你用「價格」看見碳排的真成本。想要降本,就得先降碳;想降碳,就要從照明(用電大戶之一)、能源開始(可透過儲能削峰填谷)。 圖片來源:軒豊 LED 照明+智慧儲能=減碳 ROI 最快組合 在碳費、碳稅雙制度壓力下,企業尋找減碳解方不只是道德選擇,更是成本優化與競爭力升級的必修課。其中,「LED 照明」與「智慧儲能」被視為目前減碳效果明確、投資回收期短、導入門檻低的組合方案: 🔹 LED 照明:減碳第一步,立竿見影 ⚫ LED 比傳統鎢絲燈至少省電 75%,壽命長 25 倍以上。 ⚫傳統照明系統(如鹵素燈、高壓鈉燈)耗能高、維修頻率高,是企業碳排的隱性元兇之一。⚫導入高效率 LED 燈具,不僅平均節電 50~80%,更能延長壽命、降低維護成本,一次性替換就能立即降低用電與碳排。對於碳費課徵中以「排放量」計費的制度,等於直接減少課徵基礎。 🔹 智慧儲能:用電尖離峰調節,碳排 + 電費雙降 ⚫智慧儲能系統能在用電離峰時段儲能、尖峰時段釋放,不僅降低契約容量、避開高電價,更能減少用電壓力造成的碳排高峰。⚫若搭配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還可強化企業「自主用電、自主管理」的能力,是未來申請碳費優惠與碳權交易的重要加分項。 圖片來源:freepik 🔹 為什麼 ROI 高? ⚫節能立即可見效益,回收期短(照明約1-2年,儲能約3-5年) ⚫減少未來碳費支出,長期回報穩定 ⚫有助企業獲得綠色採購加分、ESG 評等、供應鏈留單 1. LED 照明回收期(ROI 約 1–2 年) 🔸成本面: 每盞 LED 工業燈具成本:約 NT$2,000–6,000(依亮度與用途不同),替換數量通常為整廠、全場域計畫,假設總投資 NT$30 萬。 🔸節能效益: ⚫ 舊燈(如高壓鈉燈、傳統 T8)→ 耗電約 250W/盞 ⚫ 換成 LED 後 → 耗電降至約 100W/盞(節電率約 50–70%) ⚫ 每年照明用電支出平均下降 40–60% ▶️ 範例估算: 假設一家中型工廠換裝 100 盞燈、每盞節電 150W、每天開燈 10 小時、每度電 NT$3: 每日節電:100 盞 × 0.15kW × 10 小時 = 150 度 年節電量:150 × 365 = 54,750 度 年省電費:54,750 × NT$3 = NT$164,250 → 投資 NT$30 萬,回收期約 1.8 年 若有政府補助或大量採購成本下降,甚至可低於 1 年。 2. 智慧儲能回收期(ROI 約 3–5 年) 🔸成本面: 中小企業等級儲能系統(如 100kWh)成本約 NT$100–300 萬,包含鋰電池、逆變器、EMS 控制系統、施工等。 🔸效益來源: ⚫ 降低契約容量(避免超約罰款) ⚫ 尖離峰價差套利(離峰儲電,尖峰釋放) ⚫ 儲能 + 綠能(如太陽能)可達自用率提升、降碳 ▶️ 範例估算(依台電時段電價計算): 每天移轉 100 度電,尖峰與離峰價差 NT$3 每日節省:100 × 3 = NT$300 年節省:NT$300 × 365 = NT$109,500→ 投資約 NT$350,000,回收期約 3.2 年 圖片來源:freepik 節能與永續的雙贏 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軒豊的LED燈具還能夠為使用者顯著節省電費。2023年軒豊銷售的LED燈具約節省了2,409萬度電,若以每度電費平均為2.84元,等同於約新台幣6,841萬元的電費支出。 軒豊在2023年的銷售成績不僅展現了公司對節能環保的承諾,更是對全球永續發展的積極貢獻。每一盞LED燈的銷售,都意味著我們與使用者共同減少碳足跡,打造更加綠色的未來。選擇軒豊的LED燈具,不僅是為了節省成本,更是為了成為地球的一份保護力量。邀請您加入我們,為地球的未來一起努力! 圖片來源:freepik 減碳成本,不是「花錢買和諧」,而是「投資未來利潤」 面對碳費已經上路、碳稅虎視眈眈,落後一步,就是把利潤拱手讓人。把「照明節能」與「智慧儲能」當成起跑點,你不只能鎖住電費,更能在碳定價時代跑贏對手。用更聰明的能源選擇,抵消不可避免的碳代價。 立即諮詢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5/07/102023年軒豊減碳近千萬公斤,相當於種下60萬棵樹!
💡 選擇軒豊LED燈具,為地球減碳助力 LED 燈具銷售的驚人減碳效果 在2023年,軒豊共銷售了19,863盞LED照明燈具,總瓦數達到約3,300,000瓦(以每盞燈具165瓦計算)。如果這些燈具每天點亮10小時,那麼一天的用電量達到33,000度電,一年累計用電量為12,045,000度。傳統燈具耗電量較高,而LED燈具可以節省約2/3的能源。這意味著,2023年軒豊替客戶將傳統燈具更換成LED燈的總銷售量,將相當於節能24,090,000度電。以台灣經濟部能源局在2023年公佈的每度電排碳係數0.494公斤(歷年新低)計算:24,090,000 x0.494=11,900,460KG(=11,900.46 公噸CO2)軒豊在當年的LED燈具銷售更相當於每年減少 11,900,460公斤CO₂,也約等於 11,9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個數字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可觀。 圖片來源:軒豊 (2023年,軒豊共銷售了19,863盞LED照明燈具) 減碳效益的轉換:相當於種下近60萬棵樹 為了讓這些數據更具象化,我們可以將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轉換成等效的植樹數量。一般來說,一棵樹每年可以吸收約20公斤的二氧化碳:11,900,460/20=595,023 約當種植595,023 顆樹根據此估算,軒豊2023年的LED燈具銷售總共減少的碳排放量原本會需要種植約595,023棵樹來進行吸收。藉由燈具的更換來降低碳排放量,就相當於讓大自然多增添了近60萬棵樹,持續吸收二氧化碳、保護環境,為我們的後代創造更潔淨的地球。 圖片來源:freepik (軒豊的燈具銷售減碳量約當種植595,023 顆樹) 軒豊 LED 燈具的環境優勢 軒豊的LED燈具之所以能夠達成如此驚人的環保效益,不僅在於其高效的照明技術,更在於其穩定的品質。以下是軒豊LED燈具的幾大技術亮點: 🔸節能技術:使用高效光源,耗電量低,照明效率高。 🔸耐用設計:具備IP67防水防塵等級,適用於各種惡劣環境,減少了更換頻率和資源浪費。 🔸優秀散熱功能:搭配導熱超高效率均溫板,產品具有低溫、低光衰、壽命長效果 圖片來源:軒豊 節能與永續的雙贏 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軒豊的LED燈具還能夠為使用者顯著節省電費。2023年軒豊銷售的LED燈具約節省了2,409萬度電,若以每度電費平均為2.84元,等同於約新台幣6,841萬元的電費支出。軒豊在2023年的銷售成績不僅展現了公司對節能環保的承諾,更是對全球永續發展的積極貢獻。每一盞LED燈的銷售,都意味著我們與使用者共同減少碳足跡,打造更加綠色的未來。選擇軒豊的LED燈具,不僅是為了節省成本,更是為了成為地球的一份保護力量。邀請您加入我們,為地球的未來一起努力! 圖片來源:freepik 邀請您攜手邁向永續未來 2023年,軒豊的LED燈具為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減碳效益,成為地球上近60萬棵樹的替代者。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支持下,未來的地球將變得更加綠意盎然。我們將持續致力於節能與環保,攜手為永續環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發布日期: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