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防眩光設計?打造舒適照明的關鍵技術

商品名稱:

什麼是防眩光設計?打造舒適照明的關鍵技術

規格介紹:

真正好的燈不只要亮,還要讓人「看得清楚又不覺得刺眼」。防眩光設計正是讓照明兼顧亮度與舒適的關鍵技術。本文將以專業角度,用淺顯方式帶你了解防眩光設計的原理與應用,教你如何判斷一盞燈是否真正有好光。

詳細介紹:
如何控制光線到人眼舒適的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以為「亮」就代表「好」。
但當光線太強、角度不對,就可能讓眼睛刺痛、視線模糊,甚至頭暈疲勞。這些問題往往不是燈壞了,而是「設計」出了問題。


防眩光設計,就是專業照明中為了減少這類不適而存在的關鍵技術。它的目的不是讓燈變暗,而是讓光「聰明地照亮」。接下來,我們將從眩光的成因談起,一步步揭開防眩光設計的秘密。

光太亮也會造成問題:什麼是「眩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遇到一種情況——燈很亮,但讓人睜不開眼。這種視覺不適的感覺,就是「眩光(Glare)」。眩光是當光線太強、角度不當或亮度對比過大時,造成眼睛負擔、影響視覺判斷的現象。

眩光主要分為兩種:

  • #不舒適眩光(Discomfort Glare):會讓人感到刺眼、疲勞,但仍能看見物體。

  • #失能眩光(Disability Glare):光線太強導致視覺模糊,甚至暫時看不清楚。

例如夜間駕駛時迎面遠光燈照射,或辦公室燈直接打在電腦螢幕上反光,這些都屬於典型的眩光問題。對照明設計人員來說,如何讓燈「亮得夠、但不刺眼」,就是防眩光設計的核心挑戰。

光要怎麼不刺眼?防眩光設計的原理

  • 防眩光設計並不是讓燈變暗,而是透過光線控制,讓亮度與角度更符合人眼的舒適範圍。它的原理主要在於兩個方向:

    1. 1.控制出光角度

    2. 避免光線直接射入觀者眼睛,改以間接或反射方式照亮環境。

    3. 2.平衡亮度分布

    4. 這部份透過燈具配置與照度模擬來改善,減少燈具與周圍區域的亮暗對比,讓光線過渡自然。

  • 你可以把防眩光設計想成「幫光線戴上墨鏡」,光依然是亮的,只是變得更柔和、不刺眼。有時候設計師甚至會刻意讓光「拐個彎」——先經反射或擴散,再進入視野。這樣的光不但能維持亮度,也能讓眼睛更放鬆,長時間使用不容易疲勞。

實務上如何達到防眩光效果?

      • 防眩光設計的關鍵,在於「光線如何被導引與分布」。在實際的照明規劃中,透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控制與改善:

      • 1️⃣ 燈具配置

        燈具的安裝位置、投射角度與高度,會直接影響光線是否進入觀者視線。
        例如:

        • ✔️將燈具安裝在視線以上的高度,可避免直射刺眼。

        • ✔️對於牆面或展示區域,常採用間接照明洗牆燈,讓光以反射方式進入空間,柔化整體亮度。

        • ✔️在開放式辦公室或公共空間,則會搭配「光區劃分」概念,讓主要照明與輔助照明交錯配置,減少亮暗對比。

        這些配置方式,通常會在設計初期就透過 3D 光環境軟體(如 DIALuxRelux)進行模擬,確保光線分布均勻、UGR值符合規範,並達到空間使用需求。

      • 圖片來源:DIALux

        2️⃣ 照度與亮度模擬

        光的舒適度不只取決於亮度高低,還與亮度分布的均勻性有關。在模擬階段,設計師會根據空間材質反射率、燈具光學曲線與光束角,模擬出牆面、地面與作業面上的照度分布。

      • 常見的控制重點包括:

        • ✔️平均照度與均勻度:均勻度越高,代表空間亮度過渡越平順。

        • ✔️亮度對比控制:例如工作區域與背景亮度比應維持在 3:1 以下,避免視覺疲勞。

        • ✔️UGR(Unified Glare Rating)值評估: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定義的眩光評估標準,用來量化防眩效果。

      • 藉由照度模擬,我們能在實際施工前就預測可能的眩光區域,並透過更換光學元件、調整燈具深度或方向,提前改善設計。

      • videoframe_1574.png
      • 圖片來源:DIALux

        3️⃣ 光學結構與材料選用

        除了軟體模擬外,燈具本身的光學結構設計也是關鍵,這些細節通常會與照度模擬結果交互驗證,確保在實際安裝後仍能維持設計時預期的防眩效果:

        • ✔️使用 反光燈杯 或 遮光角>30° 的燈具,能有效隱藏光源。

        • ✔️採用 蜂巢格柵 或 低透光率防眩濾鏡,可在不犧牲亮度的前提下減少直視光。

        • ✔️選擇 霧面擴散罩板材質,也能降低亮度集中點。

        • 投射天井燈_F9_DM_(合併)_0424.png

      • 4️⃣ 國際標準與設計規範

        防眩光並非設計師的主觀判斷,而是有明確的國際準則可依循。常見的參考依據包括CIE 117:1995、EN 12464-1:2021、IES Lighting Handbook等,而在不同場域也會有不同的規範,例如:

        • 1.一般辦公空間建議 UGR ≤ 19

        • 2.教室、控制室等高專注環境建議 UGR ≤ 16

        • 3.工廠、倉儲等作業空間則可放寬至 UGR 22–25

    防眩光設計的重要性

    防眩光設計不僅是美觀問題,更攸關「視覺品質」。最好的燈具設計,從來不只是「讓空間變亮」,而是讓光線服務於人,讓人眼感覺自然舒適。而良好的光環境能:

    • ✔️提升視覺舒適度:避免刺眼、頭痛與眼睛疲勞。

    • ✔️提高專注與效率:讓人能更穩定地工作、學習。

    • ✔️增進安全性:在場域中,減少因刺眼造成的判斷錯誤。

    • ✔️營造空間氛圍:讓住宅或商業空間光線柔和、有層次。

    不只是好看,更是專業

    在照明設計的世界裡,「亮」只是基本條件,「舒適」才是專業的標誌。防眩光設計是一門看似細微、卻影響巨大的技術,它讓光線不再只是功能,而成為一種體驗。


    當你下次挑選燈具時,不妨多看一眼——
    真正懂得控制光的燈,才能讓你看見更舒適的世界。。

    有照明需求卻不知道怎麼選?歡迎聯絡我們,提供您專業選型建議!


    軒豊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照明燈具,適用於多種場景,包括室內、戶外及特殊環境。我們的燈具不僅符合嚴格的 IP 標準,還具備節能、耐用等優勢,助您實現高效照明與可持續發展。

    選擇軒豊,讓您的每一盞燈都兼具可靠性能與環境友好。

     🔗 了解更多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 ShinyU官網

    作者:JANE
    發布日期:2025/10/16

    TOP
    TOP